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

府城的樹-苦楝


苦楝
學名Melia azedarach,又稱Chinaberry
分類:楝科、楝屬
別名:苦苓、金鈴子、森樹
分佈:中國、印度和澳大利亞。
樹幹:苦楝的樹皮呈暗褐色,有淺縱裂紋。落葉喬木,高可達20

花的特徵:圓錐花序大約和葉子同時長出,腋生;花淡紫色,小形,有特異的芳香,花萼鐘形5深裂,花瓣5枚,雄蕊10枚,紫色,花絲連成筒狀,花柱一。
葉子:為2-3回的奇數羽狀複葉互生,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小葉多數,邊緣有缺齒或粗鋸齒;小葉對生或互生,3-4 對,卵形或披針形,全緣或有鋸齒,基部不對稱。
果實:10月果熟,核果球形、熟時橙黃色,經冬不落,果實呈核果狀,球形至橢圓形,徑約1公分;秋天成熟後轉成黃色,內果皮木質化,變成一堅核,核再分成6室,每室有種子1顆。苦楝在中藥上稱為「金鈴子」。

每當寒冬時節,苦楝總是葉片落盡,看起來像是枯死的樣子,為什麼會這樣呢?相傳是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:當其逃避元兵追殺時,躲躲藏藏,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平安的地方,背靠著苦楝樹而打盹,但適值冬風凜冽,枝果飄零,苦楝的果實不停打在他的癩痢頭上,痛得朱元璋直罵:「你這個壞心的東西,你會死過年。」沒想到這樣的詛咒竟真的應驗了!

「苦」楝之名的由來,原是因其樹皮、木材與果實味苦;然而,名中帶苦,配上過年時節凋零枯萎的景象,便成了不祥的象徵,再加上中國人豐富的聯想力與創造力,讓原本遭受詛咒的苦楝更是苦上加苦:苦楝的台語諧音,成了「苦苓」,聽起來也像「可憐」。因此漢人的庭院,是不種植苦楝的,就如同桑樹與喪的同音,結果也落得惹人厭的下場一樣






府城的樹-木棉

木棉
學名Bombax ceiba
分類:木棉科、木棉屬
別名:攀枝花(斑芝樹)、紅棉樹、英雄樹、吉貝、烽火、斑枝及瓊枝
原產地:印度、印尼、菲律賓
樹幹: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;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。
花的特徵:花朵大,花冠五瓣,橙黃或橙紅色,通常在早春長出,比樹葉更早出現。花萼黑褐色,革質。
葉子:掌狀複葉,葉柄很長。
果實:為蒴果,成熟後會自動裂開,裡頭充滿了棉絮,棉毛可做枕頭、棉被等填充材料。
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,高1020公尺。每年23月份先開花,後長葉。
木棉金門縣的縣樹。









府城的樹-羊蹄甲

羊蹄甲  
學名:
分類:蘇木科
別名:南洋櫻花
原產地:中國大陸、印度
落葉小喬木,株高4~6公尺,枝具直立性,葉較小。春季2~5月開花,盛開時花多葉少,繁花似錦。在中、南部廣泛栽培。
花的特徵:花色濃桃紅帶紫色條紋,花瓣為倒卵形。
葉子:腎形葉裂較淺葉較小,暗綠色,花開時落葉。
果實:莢果,狀扁平。
有藥雄蕊五枚。

花盛開時一片嫣紅,相當吸引人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拍攝地點:台南公園

羊蹄甲開花時植株幾無葉,花腋生而分散。

 花色濃桃紅帶紫色條紋,花瓣為倒卵形

羊蹄甲類植物葉的前端分叉像偶蹄類動物的蹄。



府城的樹-藍花楹

藍花楹
學名:Jacaranda mimosifolia
分類:紫葳科藍花楹屬
別名:巴西紫薇,紫雲木,金鳳花,非洲紫葳花,在香港有稱藍影樹
分佈:在阿根廷、玻利維亞、巴西以及中國的廣西、海南、廣東、雲南、福建等地,目前已由  人工引種栽培。
樹皮薄,灰褐色,幼時樹皮光滑,成年後呈細小鱗狀,老莖有明顯的裂紋。樹枝細長曲折,呈淺紅棕色。
春至初夏開花,花期兩個月。花5公分長,並結成約30公分長的穗。開花後結種子莢,直徑約5公分,內含許多黑色扁平帶翼的小種子。
掌狀複葉葉對生,二回羽狀複葉、小葉長橢圓形,先端尖、青綠色而葉背淡綠色。

樹高可以長到5-15公尺.

 花頂生,圓錐形花序,花冠為筒狀,五裂,花色為藍紫色.


葉子和鳳凰木很像,都是二回的羽狀複葉.

果實也和鳳凰木不同,為圓扁形的蒴果.
花落滿地時,也別有詩意!